《囧妈》直击父母现状:心中有一个幻想出来的孩子 - 知乎

admin 欧洲杯赛程 2024-03-30 36 0
《囧妈》直击父母现状:心中有一个幻想出来的孩子 - 知乎

  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快乐,健健康康的过年!

  大年初一徐铮的新电影《囧妈》免费在网络上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呢?

  看了的话,应该对于电影里的那个“囧妈”印象很深吧,很多朋友都直呼,那不就是我妈么!

  确实是,卡爸也有同样的感触,简直是太像我妈了。

  01 “妈,你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

  电影中伊万的妈妈对儿子的管教简直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

  随时随地向儿子投喂水果。

  补水一定不能少,黑米、紫米、薏米水。

  吃几块肉,吃几口饭,都要严格的按照自己的要求。

  婚姻、生子、甚至“那个事”都要问个底儿掉。

  最后逼的儿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呢,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02 为什么父母总是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电影里伊万的那句话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沿着自己规划的那条路走下去。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大学的时候是学校里出名的“音乐才子”,经常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梦想就是毕业后留在北京继续做音乐。

  直到他妈妈找到北京来,逼着他回家做公务员,他拗不过家里,只好回家做了一个公务员,几年过去了,大学同学再聚会的时候,喝醉的他跟我们说,现在自己已经完全放弃了音乐这条道路,在工作中学习到的为数不多的技能就是喝酒和看领导眼色行事。

  到底是什么让家长们这么锲而不舍的改造孩子呢?

  认知心理学的鼻祖阿尔伯特·埃利斯把人的错误思维方式分成了三种: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

  其中应该化思维方式的人,会认为任何事情都只有一个答案,如果不按照这个答案去做,就是不对的。

  这个思维首先是在自己身上体现,任何事情没有做好,就会过度的自责,觉得我其实应该做得更好、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预期的程度,就是不合格的。

  这种人在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会把应该化的思维传递给家人,就是如果你不按照我预定的方式去做,或者如果结果不是我想象中的,那就是错误的。

  就像电影中最后忍无可忍的伊万对妈妈说到:如果每次你问我喝不喝水,我说不喝,你却还要让我喝,那你何必又要问我呢?

  因此,应该化的人不仅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给家庭、给孩子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03 你怎么一点都不乖呢!

  这句话也是很多家长都很爱说的一句口头禅。

  “你一点都不乖”、“你不乖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等等。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跟孩子定义过呢?

  凡事都听妈妈的话是乖,还是考试每次都考第一名是乖,或者是经常做家务是乖?

  如果家长们自己都没有跟孩子讲过乖的定义的话,一遇到孩子不如我意的时候,就批评他们不乖,这样是会让他们很困惑的。

  电影中伊万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他的妈妈还是会跟他说这句话。

  但好像已经不惑之年的儿子,跟乖不乖粘不上一点边了。实际上妈妈的潜台词是,“你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

  04 我用尽我的一生去证明我妈妈是错的

  被应该化人格的父母控制的孩子,即使他因为家长的各种招法,最后被制服了,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也会一生都不幸福的,因为他们会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父母是错的。

  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一件错事,听起来可能要有些悲伤,但这确确实实是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

  电影中的伊万就是其中之一,年过四十,婚姻不幸,没有儿女。

  妈妈让他吃小西红柿,他偷偷顺着窗户扔出去,妈妈不让他“过分”接触娜塔莎,他偏要跟人家“火车震”。

  他无时无刻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妈妈是错的,结果却都不尽人意,但是他自己却也不知道做什么才是正确的。

  歌坛小天后张靓颖,也是很典型的这种人。从小到大都很“乖”的她,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母亲的错误。

  跟冯珂结婚就是她最大的一次反抗,在微博上闹到母女决裂,但最后还是落得婚姻不幸。

  有人说她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其实她只是一个被母亲控制了一辈子,想要逃脱却手足无措的小女孩。

  通常被控制的子女会为了反抗而反抗,结果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导致自己的生活不幸。

  05 爱不是控制与索取,爱是接纳与尊重

  应该化思维的人是会传染的。

  就像伊万一样,妈妈这样对他,他也这样对自己的妻子,同时他也反过来这样对自己的妈妈。

  当妈妈没有按照自己的安排坐飞机,而是做了火车的时候,他就瞬间暴怒,因为他也被遗传成了一个应该化的人。

  在影片的最后,伊万领悟到了自己的问题,发现爱不是控制与索取,爱是接纳与尊重。

  但是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人,还没有明白这件事。他们还在持续的用自己应该化的思维控制着自己的孩子,爱人,甚至朋友,同事。

  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一条笔直的线路,也不只有一种答案。

  希望看过这个影片的朋友们、家长们都能有一些感悟,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接纳与尊重,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