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在平台社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全媒体传播学术工作坊聚焦亚运会传播_上观新闻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10月22日,全面展现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盛会就将在钱塘江畔拉开帷幕。
近日,以“媒介景观与传媒格局:杭州亚运会传播观察”为主题的体育全媒体传播学术工作坊在上海体育大学举办。8名来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和业界人士基于对杭州亚运会传播的观察,就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交流研讨。
大型体育赛事景观见证体育全媒体传播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见证了我国媒介技术、传媒业态与传播生态的嬗变。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郭晴教授评述了大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在舆情治理和短视频生产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提出要立足本土实际科学地审视和把握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举办的特征规律,并从更加多元的视角考察其内在机理。
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超级平台如微信、抖音等视频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国际体育大赛的媒体传播途径、形态和内容等都发生巨变。
混合采访区,原本报纸的文字记者拿着手机变身“摄像师”,和超级商业平台的流量规则导向不无关系。
亚运会也是亚洲媒体的一次交流盛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城事频道记者姚勤毅结合自己的体育新闻工作从业经历,回顾了体育新闻报道生产实践的模式变化,强调受众对体育内容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亟待体育全媒体体系建设提升系统性和专业性。
杭州亚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转播经理廖晶晶结合参与冬奥会和亚运会媒体运行的体会,指出小屏崛起对赛事转播的影响,以社交媒体矩阵化发展、竖屏转播的创新实践、阿里云系统及5G背包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塑造了全新的体育传播业态。
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专业要求与人才支撑
伴随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和我国成功举办第三次亚运会,大型体育赛事呈现的媒介景观成为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展现了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对院校立足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开幕式上入场。
体育赛事传播的内涵丰富,既涉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又关系到办赛城市的形象建构与品牌营销,决定了体育传播实践对专业化人才的高标准要求。
天津体育学院教授杨珍聚焦新媒介技术迭代背景下技术革新、制度变革以及文化变迁对体育传播带来的多重挑战,呼吁学界与业界加强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创新体育全媒体建设的发展路径。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评选结果发布会举行。这是10月7日拍摄的发布会现场。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国强基于对杭州亚运会体育新闻报道的参与体验,从新闻传播实务以及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强调了体育记者和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
《文汇报》首席记者、《运动》版主编谷苗从职业伦理、版权意识和专业情怀等角度审视了杭州亚运会新闻传播实践,强调不断提升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价值导向与国际视野
大型体育赛事因其具有跨文化的传播特性,在国际传播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体育全媒体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引起热烈探讨。
1990年北京亚运会,《解放日报》的报道。
2023杭州亚运会,《解放日报》的特刊报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陶建杰指出,要用好体育的共情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的体育强国形象,同时关注长尾效应,注重用好赛事后的微传播等策略。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路珏结合体育新闻报道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出,传播有影响力、能够消除中外文化隔阂的中国体育故事,有助于诠释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谷苗认为,体育传播既要符合当下对时效和流量的需求,但更要关注内容的深度与人文价值。
体育传播要更好地把握作为文化传播的价值属性
短视频在体育国际赛事报道中占据更多分量,呈现进一步的碎片化、娱乐化特点。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首席专家张盛提出,随着体育文化的日益兴盛成为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表征,体育传播要更好地把握作为文化传播的价值属性,以包容互鉴的视野,以人为本的视角,以鲜活的体育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内在特征。
体育全媒体传播学术工作坊将本着融通和跨界的理念,面向我国体育传播的丰富样态与前沿趋势,推动多学科聚焦体育传播议题,促进学界和业界开展持续的交流与对话。
评论